震后成都 大步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 来源:四川兴融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点击次数:128
- 发布时间:2023-03-07
这是春光中一座鲜活的小城。群山环绕之下,油菜花掩映之间,整齐别致的新房色彩艳丽,风格各异。彭州市龙门山镇,距成都89公里,“5·12”大地震极重灾区。目前,13000人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成都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开创性提出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四性”原则,许许多多与龙门山镇一样的灾后重建地区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凤凰涅槃。
当我们翻开成都7年多的统筹城乡发展记忆: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2007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2009年,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经过7年多改革实践,成都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正朝着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思想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努力前进。
龙门山镇的华丽转变
和乡村规划师的到来
站在龙门山镇山埂上,远远看到别致的重建房,乡村规划师杨波感叹着眼前的景象,也更加认定来这里工作的选择。作为成都首批乡村规划师,杨波来到龙门山镇已经半年了。他身上承载着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与另外49名乡村规划师一起分驻各个乡镇,被成都寄予厚望。
半年来,杨波目睹了龙门山镇灾后重建工作从基础设施的修复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龙门水城、香草园项目……这一系列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为龙门山镇未来的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湔江源头的“龙门水城”是龙门山镇发展灾后旅游的龙头项目,它的正式启动,将真正推动龙门山镇“山水龙门、五彩乡村”生态旅游名镇的建设。
该项目投资2亿元,将在湔江源头建设湔江文化主题公园,并清理白水河大桥至回龙沟段河道,从回龙沟引水,在河岸打造一条古城风貌的商业街“龙门水城”,展示龙门山镇历史文化特色,促进旅游观光和购物交互发展。在新场镇中心区域,修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和商贸旅游等相关配套设施。从白水河大桥沿河向上的右岸,结合连盖坪边坡治理,建成一条河边休闲观光“枫叶长廊”,打造“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的优美景观。
“龙门山镇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龙门山镇党委书记宁顺轩说,除了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尚在进行,龙门山镇的重建工作基本结束,住房和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
灾后重建之后,龙门山镇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以前老场镇没有的路灯、自来水系统等全部安上了。公共配套更加齐全,卫生站、文化站、警务室一应俱全。此外,基层管理更加民主,村民能够深入地参与到村务中来,现在政府制定的相关项目必须经过调研,并通过村民议事会的表决同意才能推行。
而这一切,在熟悉成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杨波眼里有着重大意义,山区里世世代代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住进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房子,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成都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四性’原则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灾后重建也加快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他由衷地说。
2009年底,成都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不仅要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而且还需要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更需要建设和打造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和村庄。随着城乡统筹实践进一步深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广大乡镇和农村对强化规划工作有着实际和迫切的需求。
2010年,乡村规划师制度应运而生。
杨波坦言乡村规划师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并非技术性的问题,更多地涉及到乡镇工作的协调。杨波的乡村规划师角色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润滑剂作用,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向双方讲解城镇建设规划的理念,让基层干部与老百姓更深入地理解规划工作,共同站在乡镇发展的全局上去思考问题。
宁顺轩说,乡村规划师在产业规划重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政府与当地百姓的沟通,减少了规划发展的阻力。
正是在这样的维度上,杨波对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概念和图纸上,而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决策推进和项目落实。
按照彭州市的规划,位于湔江河谷上游的龙门山镇属于四个功能区里面的生产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镇也根据这一定位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受地震影响的农家乐已经恢复了60%。
成都目标: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灾后重建中,如同龙门山镇一样的许多受灾乡镇焕发了新生,朝气蓬勃的建设者、规划师正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写下华丽篇章之时,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它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迎来更加长远的目标。
19世纪,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这一思想后,“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就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成都所提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霍华德所提出的‘田园城市’有着联系也有着区别。联系在于思想内核是一致的,而区别在于,如今的具体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长期致力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的中国社科院权威专家倪鹏飞教授认为,田园城市非常强调城乡一体,强调城市和农村差距的缩小。因为田园城市的构建,将使因为城乡分割和大城市聚集而被排斥在外的农村人口减少,更多的人聚集在田园城市里,更多人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福利。同时,城市里的人,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能享受农村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
在倪鹏飞教授看来,成都具有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优势。
成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放眼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内陆地区如同成都平原这样腹地最大、山水自然条件最好、社会经济长期繁荣。几千年前的金沙,为后代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都江堰的建设和开发,不仅使成都平原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天府之国,也使得工商业得到了发展。经过三国时期,成都平原得到了更大的开发,政治文明、文化积淀、基础设施发达。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城乡统筹以来,成都中心城区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国际上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成都各县城、乡镇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都,已经具备了现代化大城市的雏形,农村的医疗、教育、社保等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接近城市水平,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差距缩小,这些都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现实基础。
通过自2003年推进城乡统筹以来,尤其是试验区的建设,为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六个方面大力推进的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构建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城乡统筹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脉相承,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城乡统筹的一个高级目标。
美丽蓝图
描绘未来全域成都景象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去年有了令人激动的答案———2010年4月9日,一份首次展现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未来景象的特刊随着报纸走进千家万户,连版彩色概念规划图、副市长详尽解读绘就一幅十分美丽、打动人心、令人向往的“未来成都”。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带;“六个走廊”则是串珠式发展的副中心或卫星城,空间布局是走廊式的。这是在成都城乡一体化既有规划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完全截然与过去划断而提出的全新规划。在全域成都的视野下,进一步将整个成都分为四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11条示范线,明确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导则……
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新的定位和理念下,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总的要求就是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使它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能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的城乡形态的空间布局,包括一个特大中心城市、14个中心城市,实际上是要建成多中心的一个城市群,34个小市镇、151个小城镇星罗棋布。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定要有经济基础、要有产业支撑。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是什么?成都确定了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分别是天府新城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等,它们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还让成都各产业区域各有重点,不再重复发展。
在这份蓝图上,11条红线延伸遍布了全域成都,串起了城市、乡村,串起了平原、山丘,这就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
示范线不仅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示范,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实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它是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社会管理的综合示范。11条示范线主要以道路来划分,分别是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都大道成青金示范线,成龙路、东二路到成洛路示范线,天府大道经东山快速路到双黄路示范线等,它们将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成都的现实样板。
这份“未来成都”的蓝图至今还被许多人贴在墙上。
成都加速奔走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道路上
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赵钢不止一次向国内外的规划专家推荐兴义镇,“我经常邀请大家去实地看看,才能感受到这些小城镇巨大的变化,在成都还有许多类似的小城镇”,如今,这些小城镇已经成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典范。
2011年4月20日早上8点,新津县兴义镇余石村10组村民余国彬,准时来到离他家只有几分钟路程的菜地里除草。这片由他和村民们流转给翔生公司的150亩土地,已经种上了主要销往各大酒店等场所的有机蔬菜。余国彬成了这个蔬菜基地的产业工人,每天8小时的工作能为他带来每月1400多元的收入,这比以前自己种地收入高了不少。
2010年,兴义镇引进了由台湾企业家投资成立的成都翔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全域规划并整镇推进城镇发展。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正在加速。
今年5月1日,锦江畔滨江路,以全新理念打造的中心城区首条绿道正式亮相,这条成都市民最为熟悉的母亲河多了一个新名词———“绿道”。2010年,成都市提出“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打造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集合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去年,成都完成绿道示范段167公里,规划了长度约1117公里的九大主题线路。
“‘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正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应有之义,是体现‘自然之美’的支撑项目和具体抓手。”市政协副主席、市建委主任黄平说,绿道是一项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通过健康绿道体系的建设,让广大市民更深切、更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初步效果。
不管是“构建健康绿道体系”规划图,灾后重建一栋栋美丽的农房效果图,还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蓝图,如今这一张张美丽蓝图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今年,“5·12”地震三周年,成都以全新的乡镇面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灾后重建答卷。
今年,成都提出800公里绿道建设目标,从公园到河滨,从城市到山野,一张绿网将逐渐覆盖成都全域。
今年,成都确立了温江、都江堰、郫县和新津四个区(市)县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区、市);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青白江区城厢镇、人和乡等24个镇(乡、街道)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
今年,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整县推进示范县(区、市)和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引入投资30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项目30个,实现总投资15亿元;启动40个以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新启动50个一般场镇改造,实现总投资30亿元;完成林盘整治示范项目50个……
2011年4月2日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议》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了成都7年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并明确了成都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它表达了成都人民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城乡一体化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全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城乡一体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加快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为全面实现城乡现代化、建设和谐幸福成都而努力奋斗。
文章关键词: 厂房出租
文章来源: www.zijiadc.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